浩吉铁路的“驭龙先锋”

字数:1,920 2025年02月27日 要闻
  匠心:毫厘之间的较量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22年1月10日,浩吉铁路万吨重载列车正式开行。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赫攀龙被选拔参加万吨重载列车操纵试验。
  浩吉铁路线路坡道起伏大,变坡点、长大隧道多,仅10‰以上的连续长大下坡道就有23公里,且分相位置复杂,操纵难度大,对司机的操纵水平要求更高。其中最具挑战的就是集义至韩城北区间的长大下坡道时,要想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列车必然会超速,但降低速度后又会延长通过时间。
  面对这一难题,找到一个既不超速又不超时的操纵办法,一度成为赫攀龙急于攻克的技术难关。当时正值浩吉铁路货运增量的关键时期,为了优化操纵方案,提升运输效率,赫攀龙就一趟一趟地试,将自己变成“行走的数据库”。在每一次值乘中,他都将操纵的关键数据逐个记下,下班后再对照监控文件计算制动周期,值乘时再一米一米地调整制动地点,一秒一秒地修正制动时间。
  万吨重载列车有1.5公里长,一列车经常同时处在多个隧道、变坡点和曲线上,操作过程中的毫厘之差就有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有一次试验过程中,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赫攀龙驾驶万吨列车运行时,车头已经出隧道,车身中部在坡底,而车尾还在坡顶,整列车同时跨越三种坡道,监控装置上不停地报警,“空转,空转,空转……”他的后颈沁出冷汗,立即对制动力进行调整,才缓解了因为下雨导致的机车空转。“像这样的数据,都是非常宝贵的”,赫攀龙说。
  从普速列车到万吨重载列车,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精益求精的态度。历经一个月的反复试验和计算,赫攀龙总结出了一套万吨列车在集义至韩城北区段长大下坡道“三段制动法”,成功驯服了“钢铁巨龙”,运行的操纵办法在全段推广使用,实现了不仅让万吨列车跑得快,还跑得稳,极大提升了运输效率。
  骄傲:“0”到“1”的突破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使用完全自主化系列装备开行重载组合列车和辅助驾驶列车,提升重载通道运输能力及智能浩吉水平,2023年10月,集团公司计划在浩吉铁路开展无线同步操控试验。凭借高超的操纵水平,赫攀龙再一次获得参与试验资格。
  试验期间,赫攀龙白天与铁道科学院和中车集团的专家对静态试验项目进行优化,明确站内走行试验方案,并配合中车集团进行列尾试验,收集记录同步操纵、牵引制动、空电配合调速等各项数据。到了晚上,他依然不停歇,除了翻阅手头的技术资料,还在网上查找大量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独自对照应急预案进行模拟推演,将运行中通讯中断、断钩保护等各种非正常处置方案熟记于心。因为连续“作战”的缘故,那时候嘴角起泡、上颚溃烂,对于他来说都是常有的事。
  “ 那个时候心中有一股劲,就觉得组织既然让我参与无线同步操控试验,这是对我的无限信任,我就得用心干好,绝不能在专家面前丢脸,给组织拖后腿”,赫攀龙说道。
  在他的精湛操纵配合下,浩吉铁路无线同步操控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浩吉铁路无线同步操控和辅助驾驶系统综合试验取得“开门红”,打破了万吨列车牵引机车以往的固定重联模式,实现浩吉线自主化重载列车领域“ 0”的突破。
  试验结束后,铁道科学院和中车集团的专家们纷纷向赫攀龙伸出了大拇指。
  秘诀:用心干热爱的工作
  把理想融入祖国的万里铁道线,在“北煤南运”的战场上发光发热,这是赫攀龙的人生追求。风沙在他的脸上冲刻出了一道道褶皱,烈日把他的皮肤晒得黝黑,但是他从未退缩,反而是越战越勇,用一串串显眼的数字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万吨故事”。2024年,赫攀龙累计安全走行16万公里,牵引总重高达5亿吨公里,位居集团公司机务系统第一名,被评为“运量状元”。
  经常有人问他,取得“运量状元”的秘籍是什么,他总会笑眯眯地说道:“我喜欢驾驶万吨列车,每当我驾驶万吨列车在毛乌素沙漠一路向南穿行,为千万家庭送去光明和温暖时,我就感觉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来到浩吉铁路后,在家人的支持下,赫攀龙将自己的小家从开封搬至灵宝,全身心投入浩吉铁路的货运增量任务中。截至2024年底,他累计值乘1330趟,安全走行近60万公里,牵引总重高达20.7亿吨公里,成为大家心中的“驭龙先锋”。
  工作之余,赫攀龙还积极将自己的万吨“秘籍”教授给身边的同事。四年间,他先后培养出16名徒弟,目前个个能独当一面。1998年出生的司机张克还记得,第一次值乘万吨列车时,师傅把他的手按在闸把上说,“别盯着压力表,要用心感受闸瓦咬合的节奏”。每一次值乘结束,师傅总会带着他在LKJ上回放自己的操纵曲线,对着《万吨列车作业指导书》逐个区段比对分析,复盘本趟操纵中的不足。就是在这样的不断总结中,他们才练就了扎实的操纵功底。如今,这批年轻人的安全行驶里程已累计超过50万公里,相当于沿赤道绕了地球12圈。
  当被问及何为“驭龙先锋”时,赫攀龙望向驾驶室外的苍茫大地。晨光中,又一趟万吨列车正穿越毛乌素沙地,蜿蜒的车身在朝阳下泛起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