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车辆段——

攻关提劳效 当好保供先锋

字数:807 2025年01月21日 专题

  榆林车辆段榆林检修车间压装间机械臂作业场景。(闫强摄)
  1月17日,榆林车辆段检修车间段修库内,一辆辆货车车辆转向架、车钩等配件,随着各类机械臂的精准抓取、移送检测,被有序拆装,平均每24分钟就有一辆段修到(过)期车修竣落成,为北煤南运提供源源不断的车辆保障。
  电煤保供是国家战略,铁路是陕北优质能源外运的主要方式。作为陕北唯一的货车检修基地,榆林车辆段承担着北煤南运车辆“体检”重任。春运期间,各地煤炭需求持续走高,货车检修工作量随之增大,如何提高检修效率,当好保供先锋成为全段工作重点。
  该段检修车间投产之初,第一辆段修车从开始施修到竣工落成耗时近3天,4320分钟。经过深入分析,大家认为现场改善的痛点主要是难以“用数据说话”,为解决数据采集流转痛点、标准化作业难点、生产管理盲点问题,该车间运用精益管理理念、方法,大力开发检修全过程修车管理系统,构建3D可视化看板,实施设备自动化改造,让生产数据和人员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可视化。
  在此基础上,车间选取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技能要求高、作业连续性弱的岗位,补强安装配件拆卸、检测、选配等机器人、机械手11个,使轴承压装效率提升63.9%,合格率提升6.7% ,更使生产全流程数据由幕后走向前台、清晰透明,实现了产品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陕北地区冬季昼夜温差大,钢轨轨面早晚有凝露结霜,调车班组工作时间正好在轨面凝露结霜严重时段,这给人身安全和作业安全带来严峻挑战,为确保春运期间待检货车按时入库,他们组织党员检修创新攻关组迅速开展现场调研攻关,研制出全自动撒沙装置,安装在公铁两用车上,有效破解了驱动轮打滑问题。
  如今,随着攻关成果的运用和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检修车间修竣一辆车平均只需要24分钟,比原来快了近200倍。
  “原来每天提前1小时上班,准备沙袋,在公铁两用车起步、爬坡时人工撒沙,增加驱动轮摩擦力和附着力,有了全自动撒沙装置,作业安全更有保障,效率也跟着提升了。”调车办公工长杨雷由衷感叹。 (赵宇)